上海老师和英国老师在数学教育上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来看看下面的介绍。
去年2月下旬,英国教育和儿童事务部副部长莉兹·特鲁斯女士率领英国教育代表团专程来沪“取经”,探访上海福山外国语小学、建平中学西校、上海中学,了解上海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尤其是学生数学成绩出众的原因。上海市基础教育国际课程比较研究所所长、原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与英国教育代表团就“PISA2012上海领先与上海中学数学有潜质学生培育”这一话题进行了交流。此后,唐盛昌又应英国教育大臣迈克尔·戈夫之邀,参加英国首届教育改革高端峰会并作主题发言。
英国教育部则与上海市教委进一步合作,互派小学数学老师,分享教学经验。去年9月,英国71名数学老师来到上海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交流活动;11月,上海的29名教师也被派到英国,在一些小学驻校三周。
在上海的基地小学,部分英国老师为中国孩子临时上课,展示出教学时对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鼓励孩子寻找知识的能力。有意思的是,英国老师教学时更发散,而中国的老师更强调推理的逻辑过程,现场不少教育导师表示,也许这正是中国的教育培养创新能力较弱,但是学生数理逻辑基本功比较扎实,而英国教育更能够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原因。
当时,前往洋泾菊园小学交流的英国老师苏珊听的是五年级的“循环小数”课程和二年级的“2的乘法”,“中国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目标非常清晰,而且每个年级之间的衔接很科学”。
在英国教师结束中国考察之际,曾进行了专门的讨论总结。
在他们看来,“上海数学教育秘密”首先是“相信”与“期望”。在上海的老师眼中,每个孩子都能够学好学校所教的基础数学,上海老师和家长对每个孩子都寄予很高的期望,由此形成了合力。
此外,“上海经验”还包括数学教师的专业性较强,重视在职进修和集体分享等。
美嘉教育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公众微信号 meijiaedu 相信专家的力量!美嘉教育官方微博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官方微博美 嘉教育 相信专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