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来源:美嘉留学
据美嘉教育导师获悉,近日,美国哥大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被解散了。CUCSSA的官方网站公布了这一消息。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CSSA被解散了。说实话,看到这个消息,美嘉教育导师认为这是恶意开玩笑,但是后来看到官网上简短又冰冷的说明,也才反应过来这件事确实是发生了。还好,哥大CSSA的网站履行了它后的职责,为即将到来的新生及还想维持同学间互动的留学党一些有用的资源。
CSSA,可能很多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就是由这个组织里的成员接机、住宿、完成一系列办银行卡、手机和买车的事宜,也可能有很多学生通过CSSA这个组织结识了一群在美国相依相伴的朋友。
也有一些学校,可能中国学生并没有多,但是大家聚在了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一个团队,在海外,互帮互助。
有些学生乐于参加CSSA组织的活动,因为在这里,可以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甚至是来自同一家乡故土的朋友,但是有些学生并不想和CSSA有多大关系,在美利坚寻找自己舒适的立足点。不论对CSSA这样一个组织是有怎样的情愫,为中国留学生服务、发声确实是很多CSSA做过的不可磨灭的成绩。
哥伦比亚大学一名自称茶叶蛋的工科学生,曾经在哥伦比亚大学CSSA任职过,写下了自己对于CSSA这样一个组织存在的感触:
“茶叶蛋只是一个工科学生,文笔有限。这不被哥大从调过来教本科生中文的一位讲师批评了。您可能无法体会一个留学生的感受。在国外总想着谦虚谨慎然后担心说话别人不懂,所以一直选择沉默。但我现在想发个言,行不?请您别误会,我这不是要搞啥阶级斗争拉民族仇恨。更和中美啥政治没皮毛关系,大师们就别费神骂我了。我就是一学生想有自己的社团。我确实不善于舞文弄墨,文字不周到之处还请大家多包涵。
虽然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CUCSSA)被学校要求停止运行并可能被解散的消息几个月前就听闻,但今天看到CUCSSA的官方网站www.cucssa.org 公布了这一消息还是觉得内心难受。笔者曾经也是CUCSSA的骨干,参与组织过机场迎新、新年春晚、中国论坛等活动。也见证了CUCSSA的日益壮大,尤其是在2011到2014这几届班子的带领下,而且和美东其他高校CSSA的合作也愈发和谐。这几年CUCSSA不仅将原有的学生服务做得更好,同时为社区开创了更多新的活动包括中国展望论坛和企业招聘等。
近年中国经济政治力量的崛起,伴随哥大在中国大陆的扩招,还有一些明星家属的八卦新闻,哥大和哥大的中国学生群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聚光灯效应下也就容易看到一些同学的丑态,将学生会作为追名逐利甚至个人政治斗争的舞台。
或许从CUCSSA后一任临危授命的主席所说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一个组织的起起落落再正常不过,更遑论一个在异国异域试图为自己的同胞争取服务和利益的学生组织。只有与校方正面交锋过后,人才会意识到中国学生再多也只是一个弱势群体,与其隔岸观火,还不如大声发出自己的声音。学联无法让每个人都满意,但却始尽可能地为中国学生提供便利。当20多个知名企业的招聘信息无法得到传递,滞留在Career Center也只换来一句I cannot follow in Chinese;当很多对学生有价值的活动、论坛无法得到宣传;当新生接机、在线答疑等关怀项目无法让新生再享受;中国学生的利益又从何谈起呢?”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和美国社会这几年一直提到美国高校在中国的招生投入增长巨大。随之带来的是中国学生数量暴增。去年国际留学生给美国经济贡献了270亿美元。但这并没有让这些美国学校尤其是一些名校试图提供更好的国际教育服务,相反很多学校在抱怨国际学生尤其是中国学生给教学和学校带来的负面效果。我们和校友们确实会积极帮助母校招生和募集资金,但也希望学弟学妹们去了国外能够学有所成啊。
学费和生活费快速攀升,学习方式差异、就业率下降、文化冲击和语言障碍带来的问题并没有让这些学校为此做些什么。在它们眼里,来美国读书不适应教学环境是学生的问题、没有宿舍是学生的问题、学费涨了是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实习和工作机会是学生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在这些高校的招生宣讲会上都说不是问题。
现在哥大与中国学生相关的学生社团还有若干例如商学院、教育学院和国际关系学院的中国学生社团,它们会继续为哥大中国学生群体谋取福利。相信大家的共同目标都是为哥大社区服务,帮助中国留学生顺利抵美学习,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国的历史和发展,甚至到毕业后的就业辅助等。这些都需要有我们中国学生自己的组织来实现。
以上大家看到的是有关揭秘被强制解散的哥大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
美嘉教育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公众微信号 meijiaedu 相信专家的力量!
美嘉教育官方微博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官方微博美 嘉教育 相信专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