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访英,美嘉留学也跟随他的脚步,带你认识英美两对儿相爱相杀的名校。
牛津和剑桥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时常被合称为“牛剑”。作为英格兰两所古老、着名的大学,它们互相较劲也不是一时半会了。想知道它们俩之间的恩怨情仇吗?且听美嘉留学娓娓道来:
剑桥大学的建立比牛津大学晚了60年。1209年,牛津大学的一位学生在练习射箭的时候,误杀了镇上的一名妇女,从而激化了早已蕴含在牛津市民与学校学生、学者之间的矛盾。整个牛津大学人心惶惶,学校不但停课,更有教师和学生,以个人或团体的方式逃离牛津。
这一群逃离的师生之后来到剑桥,发现这个宁静的小镇十分适合学习和研究。他们在当地教会的帮助下,在剑河旁安营扎寨,潜心文化传播和学术钻研,从而开创出一片新的学术天地,成立了剑桥大学。
插一句,剑桥原来跟哈佛大学也有渊源:
1637年,剑桥大学伊曼纽学院的毕业生,约翰·哈佛,移民美洲。在去世前,他将自己一半的产业和图书馆捐献出来,建立了哈佛学院,形式完全仿照伊曼纽学院。这个学院以后便发展为哈佛大学。而哈佛所在的小镇,也被命名为Cambridge,为了区别于英国的剑桥,中文译名称为“坎布里奇”。
因此有人称:牛津是剑桥的母亲,剑桥是哈佛的妈妈!
“Oxbridge”(牛剑)
从伦敦出发,车行向北一个半小时可以抵达剑桥,向西一个小时可以到达牛津。这两座小城相距约150公里,但人们经常同时提起它们,英语中因此有了“Oxbridge”(牛剑)这样的合称词汇。
泰晤士河上的荣誉之战
每年的春天,牛剑两校的体育精英就在泰晤士河上一决高下。牛津的选手身着深蓝色的赛服,而剑桥的选手则身着浅蓝色的赛服。
19世纪20年代,两个分别跻身于这两大名校的好友突发奇想,既然牛剑在学术教育上互不服输,不如举行一次划船对抗赛来较量一番。1829年以来,这项年度赛事已成为两校的荣誉之战。
划船俱乐部每年都大力招兵买马,从9月份就开始早晚集训,即使在刮风下雪的冬日也不懈怠。1月,甚至会去欧洲其他进行高强度的户外历练。
在过去的151届比赛中,剑桥赢了78次,而牛津赢了72次。
它们被比作是“泰晤士河上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深蓝和浅蓝早就不是一场简单的比赛,它已沉淀为牛津和剑桥人的集体记忆。有人说,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是英伦三岛上两个不同寻常的地方。
“另一个地方”
同样的悠久历史,同样的杰出地位,造就了同样心高气傲的牛津人和剑桥人。牛津人相信是他们统治着,而剑桥人会撇撇嘴:我们根本不在乎是谁在统治!牛津和剑桥都喜欢称对方为“另一个地方”。
“艺术的牛津,科学的剑桥”,一方是人文科学家,另一方是自然科学家,这似乎是很多人心中固定的公式。剑桥大学类似中国的清华大学,以理工科着称,出了7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而牛津大学则和的北京大学一样以文科着称。
牛津大学出过相当多的英国首相:坎宁、麦克米伦、道格拉斯霍姆、威尔逊、希思、撒切尔、布莱尔......唐宁街10号几乎就是牛津大学开的分校!还有许多有影响的政界人物,像巴基斯坦的贝·布托、前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原香港总督彭定康,以及一大批的影视明星、着名作家、制片人,都毕业于牛津大学。
前联邦德国总统理查德·冯·魏茨泽克是牛津大学的荣誉博士,1994年剑桥大学也决定授予他荣誉博士的头衔。对于他曾接受牛津的荣誉称号一事,剑桥大学的人用一句话轻描淡写:“不要紧,一生中总要有改正错误的机会。”
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校徽上都有一本书,只是剑桥的那本书是合上的,而牛津的那本是打开的。牛津人嘲笑剑桥人不用功读书,只拿书本装点门面,没想到剑桥人毫不犹豫地回击:“哪儿啊,是你们读书太慢,我们都学完了,你们还在学。”
可敬的对手
尽管几百年来,牛剑两校激烈地竞争着,但他们同样互相尊重,难舍难弃。
生命是需要对手的,没有对手就不可能成长。几百年来正是因为彼此的存在,它们从来不感觉到寂寞,而且都越来越厉害。
这不正像卷福跟莫爷的神关系?要是谁不在了,会问“Do you miss me?”……
哈佛和耶鲁
哈佛和耶鲁,都属于常春藤联盟,都是名校!不过,它俩谁才是更牛逼的那个呢?来比较比较吧~
以上即为英美两对儿相爱相杀的名校的介绍,想了解更多出国留学资讯,欢迎【在线咨询】美嘉留学导师,以便给您进行精准定位。
电话:400-990-685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外SOHO A座1909
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美嘉留学【免费评估】。
美嘉教育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公众微信号 meijiaedu 相信专家的力量!美嘉教育官方微博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官方微博美 嘉教育 相信专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