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
洛克菲勒礼堂
icago的前身是由美国浸信会建立的一所教会学校,该校与芝加哥大学同名,但在1886年由于财政问题而倒闭。1890年,在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的慷慨捐助后,芝加哥大学起死回生。这次捐款也被洛克菲勒本人称为“明智的一次投资”。1891年7月1日,威廉·哈珀成为该校首任校长。1892年10月1日,芝加哥大学正式开课。初建立的学院有:商学院(1898年),法学院(1902年)和东方研究所等。此后短短数十年内便一跃成为一所大学。
在芝加哥大学第五任校长罗伯特·哈群斯在任的24年里,芝加哥大学经历了许多重大变革。哈群斯提出了旨在防止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过分专门化的“芝加哥计划”,对其他美国大学的本科通识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哈群斯建立了沿用至今的本科生核心课程计划(Common Core),并将研究学院重组为四个学部。在他的带领下,芝大渡过了大萧条。
1907年,芝加哥大学物理系任系主任阿尔伯特·迈克耳孙因首先
芝加哥大学风光
进行光速的测量并发展了同位素年代测定法而成为美国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09年,罗伯特·安德鲁斯·密立根教授在学校的瑞尔森物理实验室进行油滴实验。通过该实验,计算出电子电荷,并为量子力学理论铺平了道路。二战期间,芝大在曼哈顿计划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一时期,大批物理学家聚集芝大,奠定了该校在自然科学界的地位。
作为曼哈顿计划的一部分,由格伦·西奥多·西博格的带领团队在芝加哥大学乔治·赫伯特·琼斯实验室于1942年9月首次分离并测量出新的放射性元素钚。费米(Enrico Fermi 1901-1954)及其助手们于1942年12月2日在芝加哥大学的壁球馆内建成了上座可控核反应堆,使它达到临界状态,产生可控的核裂变链式反应。这一成就是原子能时代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两年后的原子弹诞生奠定了基础,芝加哥大学也因此被称为“原子能诞生地”。
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反战运动以及女权主义的兴起,芝大校园内的学生运动进入高潮。1962年,学生占领校长办公室以抗议学校租赁政策。1969年,为抗议学校开除左翼文人马琳·迪克森,400名学生占领行政大楼达两周之久。
自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颁奖以来,共有28名经济学奖获奖者是芝大校友或教研人员。2013年,经济学系的拉尔斯·汉森和商学院的尤金·法马二位教授共同摘得诺贝尔经济学奖。1982年该校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教授MBA课程的乔治·斯蒂格勒荣获诺贝尔经济奖,是商学院教授获此殊荣的人。
2008年,大卫·G·布斯向芝加哥商学院一次性捐助3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芝加哥大学得到的大一笔捐款,也是有史以来任何一所商学院得到的大捐款。2009年以来,一项耗资二十亿美元的计划使芝大校园进一步扩展,其中包括Palevsky南校区宿舍楼,杰拉尔德拉特纳田径中心,一所新医院以及一座新的科学大楼即将揭幕。 2011年以来,包括一座十层的医学研究中心和儒勒·格温纳普生物医学中心在内的重大建设项目进一步增强了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的实力。
美国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是有史以来富有的人(他在大萧条之前的资产为9亿美元,按2001年的币值,他的资产达约2000亿美元,而相较之下比尔·盖茨在该年只有587亿美元)。他把大部分的财产投资慈善事业,“而我好的投资就是芝加哥大学”。
洛克菲勒曾捐助过大量的机构和社会组织,但他有一个不成文的“政策”,即在他提供启动资金之后这些机构必须自谋生路,结果接受过他的捐赠的大多数机构都倒闭了,而威廉·林尼·哈珀是曾“迫使”他改变“政策”以对一个机构长期“供血”的人,那个机构就是后来成为他“好的投资”的芝加哥大学。而威廉·林尼·哈珀便是芝加哥大学的首任校长。
洛克菲勒纪念礼堂
芝加哥大学创建于1891年。19世纪后期,人口向西部迁移和工业发展使得远离发达东海岸的美国中部急需一所大学。拥有远见卓识而乐善好施的洛克菲勒憧憬这里会诞生一个与哈佛、耶鲁比肩的大学。
1891年,洛克菲勒经过慎重考虑后选择年仅35岁的哈珀作为筹备芝加哥大学的助手,不久之后哈珀因为出色的工作被任命为首任校长。芝加哥大学还未成形,哈珀便为该校制定了极为严格的教师和学生选拔标准。他毫不忌讳公开他对芝加哥大学的野心勃勃的设想,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建成“一所可以和东部(哈佛和耶鲁所在地)所有学校媲美的大学”,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把所有的热情投入到无情的引进有才能的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中去”。
为筹办芝加哥大学,哈珀发挥曾倾倒洛克菲勒的“天才的鼓动力”,说服了8位在任的大学校长和近20名的系主任辞职来芝加哥执教,这在教育史上几乎是空前绝后的。他去当时美国及的心理学研究中心克拉克大学(Clark University)访问,离开的时候“挖”走了三分之二的教师和一半的研究生。
正是这种近乎偏执和狂热的办学热情,使得他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在芝加哥大学建立了一个总数为120人的一流研究和教师团队,修建了10栋楼。到1894年,芝加哥大学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与研究的领袖之一。一座新的大学诞生了,如他所言:“(这里)每片碎屑都是新的,却如苍山一般牢固” 。哈珀受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洪堡精神”(崇尚教学研究合一)的影响,想结合美国的人文学科大学与德国的研究性大学的优势办学,主张大学的目的是深入研究,大学生应该在地方社区完成大学的头两年基础课程以应付后两年的紧张学习——这一思想直接催生了几十年后覆盖全美的社区大学体系。
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下,哈珀在课程上做了大胆创新,创立低年纪学生学院,全年不间断提供基础课程、不分寒暑假滚动式授课和学习,同时允许完成学业的学生在任意学年的任意时候毕业,然后进入“深入研究”阶段。为显示这种“不间断授课”的决心,他把芝加哥大学的堂课安排在了周六上午8:30,为了上好堂课,哈珀带领其他教职员工在前一夜通宵达旦工作,把刚送到的课桌和椅子安放好,并打扫卫生。
24小时自习室
虽然哈珀本人是宗教史学家,但他毫不害怕在必要时向学术传统挑战,无论是入学标准还是毕业标准他都不愿芝加哥大学对任何其他大学亦步亦趋。他开了大学招收女生和任用女教师的先河,同时从建校那天起芝加哥大学的大门就是向所有少数民族敞开的;积极支持美国大学的个社会学系的创建,并亲自担纲了美国的个延伸教育系统的建立,以提供函授和夜校、周末学习课程给那些不能在通常时间或在通常地点上课的人;他率先通过广告、公告栏和群发邮件对芝加哥大学课程和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他较早建立严密的公共关系网以维护大学的资金运转,他为芝加哥城和美国政府的多个委员会服务以扩大芝加哥大学影响。
在管理上,他大胆放权,鼓励行政人员发掘人才和新课程。他在自己一手支持创立的社会
美嘉教育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公众微信号 meijiaedu 相信专家的力量!美嘉教育官方微博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官方微博美 嘉教育 相信专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