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纽约市立大学(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简称CUNY)创建於1847年。纽约市立大学为综合性大学,所设900多个专业的本科、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课程涵盖工商管理、经济学、金融学、传播学、人文、艺术、理学、工学、法学、医药等。其中,尤以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国际娱乐、传播及艺术等专业见长。该校在纽约市拥有19个学院共280多幢校舍建筑,当前注册的在校学生达20多万,其中全日制学生有4.5万名,其国际学生来自145个和地区,是美国规模大的城市大学和第三大公立大学,也是美国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大学之一。
纽约市立大学学风和研究风格务实,学校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的密切结合,并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和与纽约各大跨国企业的良好关系,为学生提供众多的实习机会,使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学习、研究能力得到同步的提高,社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普遍优於其他高校的学生。自建校以来,纽约市立大学培养了大批人才,该校的校友中包括1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及一批普利策奖(新闻)、艾美奖(电视)及格莱美奖(音乐)得主。
纽约市立大学是纽约市的公立大学。它是美国大的公立大学系统之一,包含有:十一个四年制常规大学、六个两年制社区学院、一个研究生院、一个新闻学院、一个法学院和一个生物医学院。超过四十五万名大学生及研究生在纽约市立大学在纽约市五个区的各所分校就读。纽约市所有在读大学生中近1/2为纽约市立大学学生,所有大学毕业生中1/3为纽约市立大学毕业生。
在就读生的数量上,纽约市立大学是全美国第三大的大学系统,仅次于纽约州立大学(StateUniversityofNewYork,SUNY)和加利福利亚州立大学(CaliforniaStateUniversitysystems)。
纽约市立大学(CUNY)和纽约州立大学(SUNY)是分开且独立的两个大学系统,虽然他们都由纽约州政府提供经费,但是纽约市立大学在同时也从纽约市立政府得到资金补助。
发展历史
纽约市立大学的历史开始于1847年。那一年,在美国驻日本首任大使汤森·哈利斯的推动下,纽约市成立了全美国所公立高等教育学府,并将其命名为“免费学院”(FreeAcademy)。这所学院后来被改名为纽约市立学院(The City College of New York,CCNY)。纽约市立大学(CUNY)组建于1961年。它初的两个分校为纽约市立学院和亨特学院(HunterCollege),并终扩展到现 在的规模。
今天具有19个分校,20万学生的纽约市立大学起源于初的纽约市立学院。1847年,着名纽约商人、政治家和外交家Townsend Harris创办纽约市立学院的前身自由学院(Freedom Academy), 意在为有才但没有钱的新移民提供免费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100多年后,纽约城市学院成为美国具盛名的高校之一,被称为“穷人的哈佛”。它的校友中包括14名诺贝尔得主、国务卿鲍威尔将军、英特尔公司董事长格罗夫等许多名人。
纽约城市学院的创办与发展开美国公立大学之先河,亦为来自各地的移民提供了实现美国梦的基本条件。后来纽约市的其它公立学校先后加入,形成今天的纽约的市立大学。一直到1960年代末纽约市立大学都免收学费,但其入学的标准相当高,大多数学院的学术水准亦在美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美国民权、妇女及反战运动风起云涌。在纽约市立大学,激进的大学生们占领校长办公楼,要求市大取消入学标准,让所有家境贫寒的高中毕业生和新移民都有进入纽约市立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个要求竟然被纽约市立大学的两级政府以及校方全盘接受,从此纽约市立大学实行开门招生。然而,校门虽然打开了,学费全免的政策却难以为继,再加上1970年代初纽约市政府财政危机,几近破产。因而纽约市立大学亦和大多数高校一样实行收费,而且学费年年在涨。
组织结构
一个有十七名校董组成的校董会为纽约城市大学(CUNY)的决策管理机构。其中十名校董由纽约州州长任命,五名校董由纽约市市长任命。这十五名校董的任命必须经过纽约州参议院审核通过方能生效,任期七年,可连任一届。另一名校董由纽约城市大学学生政府主席担任。纽约城市大学教师协会主席也为校董之一,但无投票权。校董会任命一名总校长负责整个市立大学系统的管理,但各所分校的校长直接向校董会负责,而不向总校长负责。
在成立之初,纽约市立大学(CUNY)校董会和总校长只能对各个分校行使十分有限的管理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大多数分校在纽约市立大学于1961年组建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例如,历史久远的分校,1847年成立的纽约城市大学(CCNY)在纽约市立大学(CUNY)组建时已经存在了114年。这些分校是由纽约州议会授权成立。州议会确保了这些分校的自主权。
因此,在很多分校的校长、教师和学生眼中,纽约市立大学不过是一个由各所独立大学所组成的松散的联盟而已。而不少学生对各自所就读分校的认同感也强于他们对市立大学的认同感。然而近几年,在纽约州州长和纽约市市长的推动下,市立大学校董会和总校长通过他们对经费的控制权-虽然这个控制并非-逐渐加强了对各个分校的行政管理权,同时削弱了分校校长的权力。
截至于2007年,纽约市立大学(CUNY)由十七所分校(包括十一所四年制常规大学、六所两年制社区大学)和六所独立院校(包括一所荣誉大学、一所研究生院、一所法学院、一所新闻学院、一所生物医学院和一所专业学院)组成。
四年制分校
(1847年)纽约市立学院(也译作纽约城市学院,为纽约市立大学的创始学院,大部分纽约市立大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均出自本学院)
(1870年)亨特分校(原为纽约市的公立女子学院,从1970年代起开始录取男性学生。)
(1919年)巴鲁克分校,又译名柏鲁克分校,(原为城市大学的商业及公共管理学院,于1953年获得分校资格,由华尔街投资大师伯纳德·巴鲁克创立)
(1930年)布鲁克林分校
(1937年)皇后分校(由亨特大学与城市大学位于纽约市皇后区的校区合并而成。)
(1946年)纽约理工分校
(1955年)史泰登岛分校
(1964年)约翰·杰刑事分校
(1966年)约克分校
(1968年)雷曼分校(原为亨特大学位于纽约市布朗克斯区的校区。)
(1970年)麦德加·艾菲斯分校
两年制分校
(1957年)布朗克斯社区大学
(1958年)皇后社区大学
(1963年)曼哈顿社区大学
(1963年)国王郡社区大学
(1968年)拉瓜地亚社区大学
(1970年)侯斯托斯社区大学
研究生院及各独立院校
(1961年)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
(1973年)纽约市立大学索菲·戴维斯生物医学院
(1983年)纽约市立大学法学院
(2001年)纽约市立大学荣誉学院
(2006年)纽约市立大学新闻学院
学院简介
纽约市立学院
纽约市立学院(英语:The City College of New York,缩写:CCNY),
也译作纽约城市大学城市学院,成立于1847年,是纽约市立大学系统中的一所四年制学院,也是纽约市立大学系统的创始学校,也是历史悠久的分校,尤其以工科闻名于世,至2012年止计有11位校友获得诺贝尔奖。纽约市立学院相对于纽约市立大学系统其它四年制分校的就读学生人数而言,其规模属于中等。在2011年,纽约市立学院共有16,089名在学生,其中包括12,938名大学生和3,151名研究生。
纽约市立学院历来培育出不少杰出人才,其中的佼佼者有曾担任美国国务卿的鲍威尔,以及美国保险业巨头,1997年时代杂志风云人物安德鲁·格罗夫。而历来纽约市立学院有数以千计的毕业生任职于纽约首屈一指的大公司,包括大都会人寿保险、大通银行、花旗银行、高盛投资银行等。学院不但以其悠久教学历史着称,而且以教师队伍的科研活动闻名于全。在生物医学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领域内都位居全美前列。学院拥有纽约市大的本科科研项目,2003到2004期间,学院的教职员工获得了4100余万美元的科研经费。1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毕业于纽约市立学院,1950届学生罗伯特. 欧曼, 因其经济游戏理论荣获了2005年度经济学诺贝尔奖。
研究生院
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CUNY Graduate Center),
也称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中心。
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和大学中心是纽约市立大学的下属分院之一,地处第五大道,与帝国大厦毗邻,提供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里的三十多个博士研究生课程和七个硕士研究生课程专业。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和大学中心的十个Ph.D专业课程在排名都非常靠前,甚至仅此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院和大学中心提供的博士研究生专业和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有:人类学、美术历史学、听力学、生物化学、生物学、贸易学、化学、比较文学、刑事司法、电脑科学、经济学、地球与环境科学、教育心理学、历史、法语、英语、数学、护理学等。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教授,保罗·克鲁格曼,将于2015年加入纽约市立大学经济系担任教授。
巴鲁克学院
美嘉教育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公众微信号 meijiaedu 相信专家的力量!美嘉教育官方微博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官方微博美 嘉教育 相信专家的力量!